不論是自然老化產生的白髮或是在青春期以後出現的少年白,「髮如雪」是許多男女老少都可能遇到的困擾。隨時保持好心情、拒絕壓力,多少能避免白髮的出現。
1.髮色 基因遺傳使然
每個人都有天生的髮色與膚色,這是由遺傳與基因來決定的。髮色的變化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生理狀態的改變而有些微的變化,最明顯的就是變灰變白。
白髮症是指頭髮有全部或是部分變白,也可以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兩種。先天性的白髮常常有家族性的遺傳史,大部分是侷限性的,例如前額白髮症;及少數全部白髮,例如白化症(即白子)等。後天性的則分為老年白與少年白。
2.壓力與營養 少年白元兇
心理方面的精神壓力、營養不平衡等也會造成白髮症。另外一些特定的疾病也樣會有白髮增多的現象,例如貧血、甲狀腺機能亢進、心臟血管疾病、肺結核、梅毒等疾病。此外,一些基因遺傳的皮膚病例如白斑、早老症、白化症等,也會造成局部或全部的白髮症。
基本上,白髮症的肇因是毛囊基質處的黑色素細胞減少、或是黑色素喪失造成毛髮變灰、變白的現象。
3.染髮 要注意藥劑成分
白髮的治療,令人遺憾的是目前沒有必較好的治療方式,只能靠染髮改善。如果選擇染髮,要提醒大家儘量選用植物性的染髮劑,比較不含化學性的過敏成分,否則有可能造成嚴重的接觸性皮膚炎。另外,保持良好的心情、拒絕壓力也是一種自我保養的方式。
飲食上採取高蛋白質的飲食,葉酸、維生素B群、銅、鐵、碘、鋅等營養素的均衡攝取也很重要,因為這些成分都是毛髮生長、黑色素生成所必須的原料與佐劑。如果是特定的疾病所造成的白髮症,就要求助於醫師了。正確的診斷與治療潛在的疾病,白髮症的情況也會改善。
在傳統中醫的藥方中,吃黑芝麻、何首烏可以使頭髮變黑。其實是這些中藥與食品富含蛋白質、氨基酸、脂肪酸、礦物質、維生素等營養成分,都可以做為頭髮生長的原料。
舉例來說像黒芝麻、黑豆、黑木耳、烏骨雞、黑棗、桑椹等,這些食材聽起來顏色都很深。 陳 醫師說:「同樣是棗子,但是在銅、鐵的含量上,黑棗是更勝一籌的。」輔仁大學外文系三年級許郁華同學回憶說:「小時候常常被媽媽逼著吃海帶,說吃了海帶,頭髮會像海帶一樣又滑又亮,小時後根本討厭死海帶了,吃起來口感有夠奇怪還黏牙齒。」長大以 後聽 醫師講,才知道原來是真的,因為海帶含碘特別多,對頭髮的保養有幫助。
青少年生白髮,是由於頭髮髓質和皮質裡黑色素顆粒減少或被空氣填空的緣故。正常情況下,毛乳頭內有豐富的血管,為毛乳頭、毛球部提供充足的營養,黑色素顆粒便順利合成。當黑色素顆粒在毛乳頭、毛球部的形成發生障礙,或雖然形成但因某種因素,不能運送到毛髮中去,從而使毛髮髓質、皮質部分的黑色素顆粒減少、消失時,就會出現白發。發生少年白髮,一般認為與
下列幾種因素有關:
精神因素。精神緊張、憂愁傷感、焦慮不安、恐慌惊嚇等都是造成少白頭的原因。現代醫學認為,不良的精神因素,會造成供應毛發營養的血管發生痙攣,使毛乳頭、毛球部的色素細胞分泌黑色素的功能發生障礙,影響黑色素顆粒的形成和運送。
營養失調:
實驗証明,黑鼠如果一直進食缺乏葉酸、泛酸、維生素等的食物,鼠毛便會變成灰白色。另外,頭發色素顆粒的顏色,往往和它含的金屬有關。黑頭發中的色素顆粒含有銅、鈷、鐵等元素,假如缺少這些元素,往往出現白發。此外。缺少蛋白質、嚴重營養不良等,也可長白發。
患慢性疾病。一些人患有植物神經功能失調、甲狀腺功能亢進、肺結核、傷寒、內分泌障礙等,也會出現白發。這是因為疾病破壞或干擾了毛乳頭、毛球色素細胞的生長發育,使它失去分泌黑色素的能力,阻礙黑色素顆粒的形成。
遺傳因素:
少年白髮也有一定的先天因素,在父母或家族血統中有類似的情況發生。